牛皮癣,医学上称为银屑病,是一种常见的慢性、炎症性皮肤病。对于很多患者来说,最难以忍受的症状除了影响外观的皮损,就是那如影随形的剧烈瘙痒。而“抓”这个本能反应,往往会让情况变得更糟,陷入“越抓越痒,越痒越抓”的恶性循环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?
牛皮癣为什么越抓越痒?
首先,我们需要明白瘙痒的源头。牛皮癣的皮损本质上是皮肤发生了严重的炎症反应。免疫细胞被异常激活,释放出大量的炎症因子(如组胺、白介素等),这些化学物质就像“瘙痒信使”,不断刺激皮肤深处的神经末梢,大脑接收到信号后,便产生了“痒”的感觉。
当我们忍不住去抓挠时,这个动作会带来短暂的快感。因为抓挠产生的轻微痛感会暂时覆盖和分散大脑对痒感的注意力,但这种缓解只是“饮鸩止渴”。抓挠这个物理刺激本身会对皮肤造成进一步的伤害:
损伤皮肤屏障:抓挠会直接破坏本已不完整的皮肤角质层,使皮肤屏障功能进一步恶化,变得更加脆弱。外界细菌、过敏原等刺激物更容易乘虚而入,引发新的感染和炎症,从而产生更多的“瘙痒信使”,加重瘙痒。
加剧炎症反应:抓挠作为一种机械刺激,会促使局部细胞释放出更多的炎症因子,如肿瘤坏死因子-α(TNF-α)和白介素等,使得原有的炎症“火上浇油”,瘙痒感也随之升级。
诱发“痒-抓循环”:反复抓挠会不断刺激同一区域的神经纤维,导致其变得异常敏感和过度反应。即使是很轻微的刺激,神经也会向大脑传递强烈的痒信号,形成一种恶性循环,让瘙痒变得难以控制。
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?
及时止痒:在医生指导下,合理使用外用激素药膏、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或口服抗组胺药物,从源头上控制炎症、缓解瘙痒。
保湿修护:坚持每天涂抹大量保湿霜,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,减少外部刺激。
冷敷替代:痒感难忍时,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后敷在患处,可以通过低温麻痹神经末梢来快速镇静止痒。
剪短指甲:避免指甲过长抓破皮肤,引起继发感染。夜间可考虑戴上棉质手套。
转移注意力:通过运动、听音乐、与人交谈等方式分散对瘙痒的关注。
牛皮癣的瘙痒是疾病本身的一部分,粗暴地抓挠只会适得其反。科学管理瘙痒的关键在于规范治疗,控制炎症,并配合正确的皮肤护理。若瘙痒严重影响生活,请务必及时就医,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综合治疗,切勿自行滥用药物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图片来源:https://qiye.58pic.com/newpic/48538063.html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