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常的暴饮暴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抑郁症躯体症状
文字来源:成都军大
2025-09-13

  当身体反复出现食欲减退、肠道不适或睡眠障碍等问题时,很多人会首先考虑消化系统或睡眠方面的疾病,却常常忽略了这些症状背后可能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。现代医学已经明确,抑郁症并非仅仅表现为情绪低落,它通过“脑-肠轴”生物通路及神经递质紊乱,可以直接引发多系统的躯体症状。认识到这一点,正是走出“心理问题不引起身体疾病”这一认知误区的关键开端。

  一、消化系统的“无声抗议”

  抑郁症患者常常出现持续的食欲下降,或是反常的暴饮暴食,并伴随腹胀、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类似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。这些症状与肠道中5-羟色胺(人体内90%的5-羟色胺分布于肠道)的分泌异常密切相关。当大脑情绪调节功能失调,会通过迷走神经向肠道传递紊乱信号,影响消化酶的正常分泌、破坏肠粘膜屏障。此类症状虽常无明确器质性病变基础,但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往往可显著改善。

0b23fff48bf88ed2576035043222c264.png

  二、睡眠结构的显著紊乱

  抑郁症相关的睡眠障碍通常表现为入睡困难、早醒或片段化的浅睡眠,患者深度睡眠时间可能不足正常人的三分之一。其机制与脑内γ-氨基丁酸分泌不足、睡眠调控中枢持续兴奋,以及褪黑素分泌节律紊乱有关。与一般失眠不同,患者常感觉“睡醒后比睡前更累”,白天即使补充睡眠也难以缓解疲惫,从而形成恶性循环。

  三、被放大的疼痛感知

  高达65%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、肌肉酸痛或腹痛,这是由于前额叶皮层对痛觉信号的调节功能减弱,导致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异常,使得通常被忽略的微弱刺激被持续感知。这类疼痛往往具有游走性和描述模糊的特点,常规镇痛药物效果通常不佳。

  躯体症状就像是抑郁症派出的“先遣部队”,常在情绪问题尚未凸显时便已发出警报。现代治疗理念强调“身心同治”,如遇顽固性躯体症状,在排除器质性疾病后,应尽早结合心理评估与神经调节治疗。学会识别身体通过这些方式传递的信号,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干预,避免心理危机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健康问题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


优选擅长医生
换一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