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期情绪压抑可能会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诸多疾病,如焦虑症、神经衰弱、抑郁症、睡眠障碍、内分泌系统疾病等。
1、焦虑症:长期的郁闷生气压抑会使人精神始终处于紧张、不安的状态,导致焦虑症,出现过度担忧、坐立不安、心慌、手抖等症状。
2、神经衰弱: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导致大脑神经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,引发神经衰弱,出现精神易兴奋、脑力易疲劳、失眠、健忘、头痛等症状。
3、抑郁症: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中,大脑神经递质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会失衡,容易引发抑郁症,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、失去兴趣和愉悦感、自责自罪、睡眠和食欲紊乱等。
4、睡眠障碍:长期情绪压抑会使大脑处于紧张、兴奋状态,难以放松,从而导致入睡困难、多梦、易醒等睡眠障碍问题,长期的睡眠不足又会进一步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,形成恶性循环。
5、内分泌系统疾病:长期郁闷生气压抑会干扰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,例如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,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;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,不利于血糖的稳定,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。对女性而言,还可能导致月经不调、乳腺增生等问题。
负面情绪会使交感神经兴奋,导致血压升高,长期可损伤血管内皮,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,增加冠心病、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几率。同时,情绪波动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。
长期情绪压抑的调节方法
找亲朋好友倾诉,将内心的烦恼和压抑说出来,获取理解和支持。也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式,把情绪和想法记录下来,梳理自己的感受。
进行深呼吸、冥想、瑜伽等放松练习,帮助身体和大脑进入放松状态,缓解紧张情绪。泡热水澡、听轻音乐等也能让身心得到舒缓。投入到自己喜欢的活动中,如绘画、阅读、看电影等,转移注意力,让自己从压抑情绪中解脱出来。
适度运动,如跑步、打球等,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,改善情绪状态。调整作息,保证充足睡眠,合理饮食,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,有助于提升心理韧性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图片来源:https://qiye.58pic.com/newpic/71360869.html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