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医生,我得了湿疹,是不是要忌口?什么东西不能吃?”这是皮肤科门诊最常听到的问题之一。民间也素有“湿疹是吃出来的”说法,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,但并不完全准确,我们需要科学看待。
确实,食物过敏是部分湿疹(特别是婴幼儿湿疹)发生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之一。常见的“罪魁祸首”包括牛奶、鸡蛋、海鲜、花生、大豆、坚果等。对于过敏体质的人,这些食物中的特定蛋白会引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,导致皮肤出现红斑、丘疹、瘙痒等湿疹症状。
然而,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湿疹都归咎于“吃”。湿疹的病因非常复杂,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除了食物过敏,以下因素同样至关重要:
皮肤屏障功能缺陷:这是湿疹发病的基石。患者皮肤天生“漏风”,锁水能力差,外界刺激物和过敏原更容易侵入。
环境刺激:如干燥的气候、出汗、接触化纤衣物、尘螨、动物毛屑、花粉等。
遗传因素:家族中有过敏史(如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湿疹)的人,患病风险更高。
因此,面对湿疹与食物的关系,我们应避免两个极端:一是无所顾忌地胡吃海喝;二是盲目地忌口,导致营养不良。
正确的做法是:
记录饮食日记:如果怀疑某种食物与湿疹发作有关,可以尝试记录每天吃的食物和皮损变化,寻找可疑线索。
进行过敏原检测:到医院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,帮助识别真正的过敏原。但需注意,检测结果需由医生结合临床症状来解读。
切忌盲目忌口: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,不要擅自长期避免某一大类食物,尤其是儿童,以免影响生长发育。
注重皮肤保湿:无论病因如何,修复皮肤屏障都是治疗湿疹的核心。每日坚持多次涂抹足量的保湿霜,是减少复发的基础。
皮肤科提醒:湿疹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。虽然食物是需要考量的因素之一,但更重要的是做好基础护肤、修复皮肤屏障、避免外界刺激。建议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地寻找病因并进行综合治疗,而非一味地“忌口”,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,享受健康生活。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图片来源:https://qiye.58pic.com/newpic/73674080.html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