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老伴儿患上了严重的焦虑症,整天坐立不安,吃也吃不好,睡也睡不香。去了好多医院,效果都不太理想。找到马主任后,她特别耐心地给老伴儿做心理疏导,还根据情况开了合适的药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老伴儿的状态明显好多了,能正常生活,也能跟我们一起出去散散步、聊聊天了。马主任医术高明,对待病人又这么用心,太难得了!
我家那孩子之前沉迷网络,学也不上了,天天就知道抱着个手机。可把我们愁坏了,头发都白了好几茬。后来找到马主任,她不着急给孩子开药,而是跟孩子耐心地唠嗑,了解孩子心里到底咋想的。还教我们家长怎么跟孩子沟通,怎么制定合理的上网时间。现在孩子慢慢戒掉网瘾,又重新回学校上课了。真的太感谢马主任了,她就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!
孩子因网瘾休学半年,马主任首次咨询就让孩子用积木搭建“理想生活场景”,随后引导我们夫妻反思“陪伴是否只看成绩”。她设计的“家庭积分制”让孩子每周通过家务、阅读兑换游戏时间,3个月后孩子主动提出复学,现在周末还会带我们去公园骑行。
我家亲戚家的孩子有社交障碍,不敢跟人交流,性格特别内向。马主任针对孩子的情况,制定了专门的心理干预方案,还教孩子一些社交技巧。在马主任的帮助下,孩子现在慢慢变得开朗起来,也能主动跟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。亲戚一家对马主任感激不尽,我们也觉得马主任真的很厉害,这么棘手的问题都能解决。
重度强迫症患者自述:“洗手要洗到指甲缝出血,马主任没让我立刻停止,而是递来护手霜说‘先保护好皮肤,再慢慢和焦虑谈判’。”她用“温和暴露法”陪我从摸门把手开始,每次进步都送我一枚纪念徽章,现在我口袋里还装着第100天的“勇敢徽章”。
我和母亲因更年期焦虑频繁争吵,马主任让我们互换角色写信:“妈,我怕你觉得我不够好”“女儿,我怕自己变老没用”。她用“情感镜像法”教会我们看见彼此的恐惧,现在我们每周三晚上会一起跳广场舞,母亲说这是她“最不焦虑的时光”。
我长期失眠十多年,靠吃安眠药才能睡3小时,还伴随心慌、手抖。马主任详细问了我的作息、情绪史,发现焦虑背后是早年创伤。她调整了药物方案,同时推荐我做正念冥想,每次复诊都认真记录我的睡眠日记,连睡前泡脚水温这些细节都提醒。现在停药半年了,每天能睡6小时以上,整个人状态特别好。
妈妈退休后总说浑身疼,跑遍医院查不出问题,越来越孤僻。马主任一眼看出是抑郁伴随的躯体症状,耐心陪妈妈回忆过去的成就,鼓励她参加社区活动,还教我们怎么用“回忆疗法”帮她重建价值感。现在妈妈每天去跳广场舞,逢人就夸马医生“比家人还懂她心里的苦”。
孩子初二开始沉迷游戏,厌学在家,亲子冲突不断。马主任第一次面诊就耐心听孩子倾诉压力,没有简单批评“网瘾”,而是从学业焦虑和家庭沟通模式入手,结合心理疏导和家庭治疗。3个月后孩子主动提出回校,现在周末还会和我们一起打球。她看诊特别关注家长的配合,教我们怎么用“非暴力沟通”和孩子说话,真的是从根上解决问题的好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