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慢性疼痛”久治不愈?可能是心理压力在身体上的表现
文字来源:成都脑康
2025-07-15

  在我们的认知里,身体疼痛往往与具体的身体病变挂钩,可当常规检查找不到病因时,心理因素就该纳入考量范围了。

  一、心理与身体之间的双向互动

  心理与身体之间,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双向互动关系。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指挥身体行动,同时也接收身体传来的感觉信息。

  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,大脑分泌的神经递质如血清素、多巴胺等会失衡,而这些神经递质对调节情绪、感知疼痛起着关键作用。当它们失衡,身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便会提高。

  二、被忽视的“疼痛信号”

  很多时候,慢性疼痛是被忽视的“疼痛信号”,背后藏着心理压力。

  比如,紧张性头痛在上班族中极为常见,长时间面对工作压力,焦虑、抑郁情绪悄然滋生,使得头部、颈部肌肉持续紧张,进而引发头痛。

  再如纤维肌痛综合征,患者常感到全身多处肌肉疼痛、僵硬,这种病症就与心理创伤、长期压力密切相关。

  还有一些肠胃问题引发的腹痛,心理压力会干扰肠胃蠕动和消化液分泌,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、肠易激综合征等,让人饱受腹痛、腹胀、腹泻之苦。这些疼痛往往被当作普通身体不适反复治疗,却因忽略心理根源而难以治愈。

  三、打破疼痛循环的关键

  1.觉察情绪,直面压力:

  要学会留意自身情绪变化,当焦虑、烦躁等负面情绪涌现,不要忽视或压抑。每天花几分钟回顾当天情绪,分析压力来源,是工作任务过重,还是人际关系紧张?只有看清情绪,才能有的放矢应对。

  2.释放压力,放松身心:

  运动是释放压力的良方,跑步、游泳、瑜伽等,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,这种“快乐激素”不仅能改善情绪,还能缓解疼痛。深呼吸也是简单有效的放松技巧,找个安静角落,慢慢地吸气,让腹部隆起,再缓缓呼气,重复几次,能让紧绷的身体和神经迅速放松。

c801836c60777335f12f442a007c683.png

  3.寻求支持,倾诉心声:

  别独自承受压力,和亲朋好友聊聊,分享内心困扰,能获得情感支持与建议,减轻心理负担。如果觉得和熟人倾诉不便,专业心理咨询师也是很好的选择,他们能运用专业知识,帮你剖析问题,找到应对策略。

  4.建立健康生活方式:

  规律作息是基础,保证充足睡眠,让身体和大脑充分休息,增强抗压能力。合理饮食同样重要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、Omega-3脂肪酸的食物,如全麦面包、鱼类等,有助于维持大脑正常功能和稳定情绪。同时,减少咖啡、酒精摄入,以免刺激神经系统,加重焦虑和疼痛。

  当“慢性疼痛”久治不愈,不妨转换思路,从心理层面找找原因。关注心理压力,就是在关注身体健康。打破疼痛与心理压力的恶性循环,才能重获轻松、健康的生活。

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

图片来源:https://qiye.58pic.com/newpic/70751079.html

版权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与本号联系删除!


优选擅长医生
换一换